栏目分类
避暑旅居:从这三个方面玩出新花样_森林_自然资源_游客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2:04    点击次数:68

创策文旅:城乡文旅发展战略策划、文旅项目创意策划

这是创策文旅的第 305 期分享

作者 l 小利

来源 l 创策文旅

盛夏即将来领,这个时候,很多朋友又在开始做避暑攻略了,重庆文旅有个奇怪的现象,就是每年的七八月份是重庆最炎热的季节,外地很多游客到重庆旅游打卡,享受火热、火锅、火红的城市氛围,而本地市民,又有很多到云贵川避暑去了。

今天我们来聊聊避暑旅居的话题。

其实避暑也是一种旅居生活,是旅居的一个品类,对气候、温度、环境、海拔高度等有一定的硬性要求,适合避暑的地方还是很多的,当大多数地方都在打避暑、凉爽牌的时候,避暑这个赛道也在开始卷了,竞争也激烈起来,以往人们可能仅仅因为凉爽就去了,未来旅居目的地为了吸客,可能除了凉爽还得加点什么,比如情绪价值、文化活动、社交属性等东西,在避暑这个品类上,可能还要进行适合市场的品类细分。

展开剩余81%

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到避暑旅居,他说买避暑房就是一个坑,很后悔当初在重庆某区县景区附近买了避暑房,开始开发商说要返租用于酒店,返租一段时间后因景区人气不佳又接回房子,事实上他每年只去那里住两个月,由于平时没有人气,加上山上雾气重,家具家电很容易坏,每年都有维修费,还有物业费,这些开支都不小,更重要的是他有些厌倦那个地方了,想换个环境避暑又被房子“套”住,租也租不出,卖也卖不掉。

对旅居市场开发来说,这也是市场的一个痛点,随着人们思维观念的转变,为了喝一杯牛奶不一定非得去买一头奶牛,未来人们旅居生活不一定非要购买房子,而是以租赁的方式,但和现在的普通房屋租赁又有不同,有更多体验性的服务和细节。

旅居,包括避暑旅居未来可能会往集约化、区域化、品牌化方向发展,气候环境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,城市和乡村都可能会出现一些旅居集群,旅居村庄,避暑旅居前景广阔,只是现在,大多数避暑旅居招揽游客还仅仅是停留在自然资源凉爽这个点上,其实这只是个标配,随着“清凉经济”的崛起,当下,如何让避暑旅居玩出新花样,是旅居目的地如何吸客需要思考的命题,就是如何站在游客的角度,为他们打开别样的个性化的夏日体验之旅。

01

研学型避暑旅居

避暑旅居往往一老一小更多一些,七八月份正值暑期,爷爷奶奶带着孙子避暑情况较多。其实研学与避暑旅居有天然的融合,研学适合任何年龄段,老年人也有学习跳舞绘画等需求,孩子们需要学习一些特殊的生活技能,暑期避暑,是亲子研学的黄金契机,比如今年带孩子到西南的一个避暑旅居地,孩子们在营地里学会了抬头蛙泳和攀岩技能,明年又可以带孩子到东北的一个森林小镇的“自然科考避暑营”,让孩子跟着林业专家钻原始森林,找松鼠的踪迹、辨树木年轮,制作植物标本等。

旅游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,每年换不同的地方,或带着孩子到福建土楼的避暑研学营地,孩子们住进圆形土楼,跟着非遗传承人学夯土技艺、做客家花灯,了解土楼的建筑智慧,体验客家米酒酿造历史,听长辈讲家族迁徙故事等。如此,避暑旅居就成了移动的学堂,知识技能与避暑清凉兼得。只是针对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客户群体需要个性化的设计,让研学与避暑旅居融合模式更受家长和市场欢迎。

02

疗愈型避暑旅居

避暑旅居与疗愈经济结合,也碰撞出一些新玩法。

比如云南大理的山谷中,“森林疗愈营地”悄然兴起。清晨,游客在鸟鸣中做森林瑜伽,导师带着辨别可食用的野花野草;午后,在溪流边的茅草屋里,听着流水声做颂钵疗愈;傍晚,跟着当地药农识草药,制作驱蚊香囊;再比如四川青城山的道家康养旅居,把太极、八段锦融入避暑日常,道士讲解养生经,用道家膳食调理脾胃,让避暑不只是物理降温,更是身体心灵的深度修复,满足现代人对健康及品质生活的追求。

当前的疗愈型避暑旅居正从传统休闲向身心重塑升级,不仅仅是自然疗愈,还有文化体验与科技创新的手法,未来疗愈旅居除在“静态休养”外,还会向自然交互(森林、茶山)、文化共生(非遗、民族)、科技护航(智能、医疗)等体验模型转换,让游客的体验感更强。

上次我到武陵山深处的一个景区,老板娘说到她的小木屋民宿,有个上海姑娘一个人专门飞到她的景区,在散发着森林芬多精的小木屋里住了一个月,据说姑娘是来疗愈的,每天清晨到森林深处的山顶接受第一缕阳光照耀,说是“采日精”,我也是第一次听说“采日精”这个概念,来源于道家理念,是指让身体通过吸收日光精华来生发清阳之气的过程,旨在驱散体内浊气、增强正气(免疫力),以此来改善视力、延缓衰老和提升整体健康,未来它可能成为一个被人们广泛接受的旅居疗愈的一个常态。

事实上疗愈旅居是有很大市场的,也萌生出很多新业态,如竹林瑜伽+草本热敷,山泉煮茶+五感疗愈,炒茶制茶+动手疗心,草木染香+古风仪式,配药膳食+星空篝火,非遗工坊+相思温泉,亲子乐园+坝坝烧烤、森林疗养+疾病治疗等。

03

自然村庄避暑型旅居

自然村庄避暑也是人们旅居的一种新生活方式。

见过了繁华,古朴和婉约成为一种另类新生活的时尚方式,这时候,人们不再挤向热门的避暑城市,小众凉爽的自然村落成为避暑旅居新宠。如在河南栾川的深山里,藏着一个世界上最婉约最飘逸的瀑布群生态旅游景区王府竹海,景区周围的古村落,青石板路蜿蜒,老樟树遮天蔽日。

村民把闲置的夯土老屋改造成“星空民宿”,夜晚躺在床上,透过天窗看银河横贯。游客跟着村民采野生菌、编竹篮,学唱山歌,在溪边,孩子们体验漂流的乐趣,厨房里,大人们用现砍的竹筒蒸饭,柴火灶飘出混合着菌鲜与竹香的雾气。

这些适合避暑旅居的美好自然村庄还有很多,比如去年我去过的贵州的一个布依族村寨,夏日平均气温25℃,游客参与“六月六”布依风情节,穿民族服饰跳糠包舞,看村BA。大地深处,一望无际的金黄稻浪,夜晚的萤火虫在相思河面聚成星带,这样的避暑旅居实际在体验一场古朴、童年、乡愁的浪漫怀旧之旅。

在城市化饱和逆城市化趋势的今天,人们越来越向往自然的原生态的村庄,如果能给他们半分地种花养草更好,越原始的地区越先进,自然村庄凭借其生态优势成为避暑旅居的热门选择。这类旅居以传统村落为载体,依托凉爽气候、纯净山水和农耕文化,为都市人提供了一种慢生活与心灵回归的旅居产品。我想起了海子的一句诗,我把远方的远还给草原,我们何不把乡村的风还给炊烟,把游客的向往还给游客呢。

小结:

当然,避暑旅居的新花样新玩法远不止以上三种,由于时间关系,今天就写这三种,避暑旅居呼唤的不仅是“凉爽”,更是文化、健康、知识、活力、自然、古朴的多维奔赴。

当避暑旅居与在地文化、疗愈、研学、村庄深度融合,游客收获的不只是一夏清凉,更是一段重新认识自然、认识自我的独特旅程,也为乡村振兴、文旅创新写下生动注脚,让每一次避暑旅居,都成为让游客难忘的夏日故事。

发布于:重庆市

Powered by 真实赌钱app下载盛世平果手机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